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农村地区拆迁安置工作持续推进,青岛银行济宁分行紧抓某高铁项目拆迁契机,以拆迁款代发为切入点,通过“上门激活+金融普惠”的创新服务模式,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,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财富管理能力“双提升”。
一、拆迁款代发,打通资金到户“最后一公里”
针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薄弱、银行网点覆盖不足等问题,青岛银行济宁分行主动对接地方政府,承接拆迁款代发业务,通过批量开卡、集中签约等方式,确保资金安全高效直达农户账户。同时组建“移动金融服务队”,携带便携式智能终端走村入户,为村民现场激活存单和银行卡、开通短信提醒及手机银行功能,解决农村老年客户操作难题。
二、金融知识普及,从“被动接收”到“主动管理”
针对部分村民对资金使用缺少规划的现象,青岛银行济宁分行结合上门服务契机,开展“金融夜校”“村头微课堂”等活动,把从“资金到账”到“服务到家”落到实处。一是理财意识唤醒,用方言讲解存款保险、定期理财、防诈骗知识,引导村民合理配置拆迁资金。二是信贷服务下沉,推广“惠农贷”产品,为有需求的农户提供低息贷款,支持特色种养殖、小型加工等产业。三是数字金融扫盲,手把手教学手机银行转账、缴费、查询等功能,减少村民往返网点的时间成本。
三、长效机制构建:激活农村金融生态圈
银行以拆迁款服务为起点,搭建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,初步形成“存款-理财-信贷-产业”良性循环,让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“同频共振”。一是渠道延伸:在乡村委设立“金融联络站”,定期派驻客户经理提供咨询;二是数据赋能:基于代发资金流向分析,精准匹配保险、理财等增值服务;三是产业联动:联合村委推出“产业链金融”,为村集体项目提供信贷支持。
从一笔拆迁款的精准代发,到一场金融知识的暖心传递,再到一条乡村振兴的普惠之路,青岛银行济宁分行以“服务上门”为支点,撬动农村金融服务的提质升级。下步,青岛银行济宁分行将继续深耕农村市场,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