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7日上午,一位中年女士李阿姨神色慌张地冲进网点,要求立即向国外账户转账20万元。她拿着手机,屏幕上显示着一段自称是“美国律师”的短信,称她在海外留学的女儿因“卷入法律纠纷”需缴纳保释金,否则将被判刑。李阿姨心急如焚,根本不听劝阻,执意要汇款。
察觉到异常后,柜员小王迅速启动反诈流程。先安抚李阿姨情绪,让她慢慢讲述事情经过,同时示意营运主管支援。经了解,李阿姨女儿在美国留学,当天上午突然接到陌生电话,对方准确说出女儿的个人信息,并要求添加“律师”微信沟通。“律师”发来一张模糊的“逮捕通知”,这让李阿姨彻底慌了神。
凭借经验,营运主管判断这是典型的“冒充公检法 海外留学”诈骗。柜员向李阿姨解释:正规司法程序不会通过私人微信沟通,更不会催促家属私下转账,文件都可能是伪造的。为进一步打消她的疑虑,小王协助她联系女儿的学校和当地警方核实情况。通过校方紧急联络,最终确认李阿姨的女儿平安无事,正在学校上课。
真相大白后,李阿姨瘫坐在椅子上,后怕不已。她连声道谢:“要不是你们拦着,我辛苦攒的养老钱就全没了!
每一次耐心询问、每一个反诈提醒,都可能避免一个家庭遭受重大损失。作为银行人,我们不仅是资金流转的守护者,更是客户财产安全的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(撰稿人:韩欣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