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很喜欢郁达夫先生写的《故都的秋》,第一句就是,“秋天,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,总是好的。”每每读到此句,心里总是固执地认为不单单是在故都,一到秋天,能出去走走都是好的。
自然界的色彩变化,在秋天最为登峰造极。与春天零星点缀的颜色不同,秋色有一种浩荡,像画家的大笔一挥而过,满城便都晕染了开去。随意走到街巷、胡同或者公园里去,处处都是秋天的颜色。周末闲来无事便和朋友相约去了附近的山亭寻秋。而对久居山里的村民来说,“晒”秋是秋天最有仪式感的事情,晒秋之于他们而言是丰收,是喜悦,是幸福。
他们最喜欢这秋天的阳光,晒的日子红红火火,亮亮堂堂。在他们看来幸福就该这样晒出来。每当秋风起,秋意渐浓之时,山里种的,地里长的,赶上什么就晒什么。红的辣椒,黄的玉米,绿的豆角,紫的茄子,还有稻谷,南瓜,芝麻……赤橙黄绿,璀璨夺目,一年一年,循环往复,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出来。色彩最浓烈的,当属红辣椒。坐在长凳上切辣椒的老奶奶,将两三个辣椒并拢按在刀板上,一刀刀切下,辣椒圈迸着籽儿堆成小山,像一枚枚红扣子,水滋滋,鲜润润,空气中顿时激荡出一股辣辣的气味。在她的世界里生活很是简单,日子就是春播、夏种、秋收、冬藏,一年四季,能吃饭能做事,已经足够。而晒秋,就是要把这样的好日子,晒得红红火火。晒秋,多么温暖殷实的词汇啊。那些鲜活的色彩和味道,沉淀在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簸箕里和农民淳朴的面容一起,任岁月如何变迁,都安然自适。
在深秋除了能尽情欣赏美丽的风景,还能品尝到人间至味的秋甜。正如《风味人间》里说:“土耳其人相信,甜食等同于善良的心和温暖的话。”秋天的甜则是自然的味道。正如捧在手心里的红薯,是温暖代替了悲凉。霜降后的红薯,最甜了。路边、商铺旁、小区附近,小推车上蒸腾的温暖带蜜的甜香,不需要走进,就知道是红薯烤熟了。黏糊糊的糖油挂在了薯皮上,要小心拿,不然就会黏住手,再轻轻两端一掰,橘红色的心瞬间喷出一道热烈的香。我常常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买上一个,有时候会吃得很感激,不仅仅是下班后的疲惫身体得到了甜,也是深秋冷天里投来的幸福。秋天这颗糖,是给辛劳的人们最甜美的犒赏。
时节总是公平,它知道风霜刀剑下,我们未来的日子会更加寒冷,树木会变得萧条,生活周遭很难再有鲜艳的色彩,甚至会大雪封地举步难行。于是在深秋时节,每一片秋色,都释放着生命的温情与暖意。只有经历了冬的严寒,春的娇妍,夏的冗繁,才能收获秋的丰盈和美满。(微山农商银行 卜娣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