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,既是农商银行不变的初心,也是坚守市场定位的内在要求。近年来,邹城农商银行始终坚持“立足本土、服务社区、支农支小”的市场定位,在优化流程、简化手续、强化服务上下功夫,打通“三个一公里”,全力疏通民营企业融资通道。截止4月末,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9.9亿元,较年初增加1.1亿元,增幅5.88%,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73.68%,为民营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走访企业问需求,打通“最先一公里”。为了更好地掌握民营企业金融需求,该行深入开展“金融服务进万企”活动,通过面对面沟通,架起了与企业无缝对接的“金桥”。一是实现辖区客户全对接。实行“总行领导+支行行长+客户经理”分层对接的营销服务机制,在工业园区、厂区、行政服务中心公布金融联络员,充分延伸金融服务触角,让企业想得起、找得到、贷得好。二是实现客户服务深融合。举行“政金企”对接会,向客户介绍最新的金融政策和各类金融产品服务,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方法、措施。通过与政府各部门的深入对接,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体,并根据客户资金需求,找准产品、服务连接点,实现金融和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畅通渠道简手续,打通“最近一公里”。针对民营企业有效担保不足、资金需求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特点,该行通过畅通申贷渠道、简化贷款手续,按下效能“快进键”。一是畅通申贷渠道。设立申贷热线,客户可电话咨询并申请贷款。同时,加大移动办贷和自助用信的推广力度,客户经理携带移动设备现场采集贷款资料。客户现场申贷,系统后台审查审批后,客户在手机上就可以直接放款,真正做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客户少跑腿”。二是简化贷款流程。在把控风险的基础上,尽可能减少客户办贷所需资料,实行一次性告知,一次性完成、一站式办结的制度,最快1天即可放款。并推行“独立审批人”制度,在做好风险调查审查的基础上,化繁为简,缩短审批链条、减少中间环节,提高审批效率。
破除壁垒优服务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该行在信贷支持民营企业投放环节,聚焦聚力,坚决破除引发融资贵融资难的最后一道壁垒。一是企业转贷零烦恼。该行对暂时处于困难的企业推出无还本续贷、展期、应急资金转贷政策,并做到不抽贷、不断贷、不压贷,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转贷难题,避免了民营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二是信贷投放零顾虑。该行健全小微信贷考核机制,不断完善正向信贷激励机制,充分激发小微信贷条线活力;同时,完善小微贷款尽职免责管理办法,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免责比例,进一步提升小微贷客户经理的主观能动性,解除小微信贷人员的后顾之愁。
(邹城农商银行 钟琳)